8月22日,由公益基金主办发起,广州中教互联公益支持实施的职业教育脱贫项目,正式在广州中教互联落地完成。来自12个省份26个贫困县的41名中职教师接受了本次教师赋能培训,同时,此次职教扶贫教师赋能项目,《新京报》也进行了跟踪报道。
在本次师资培训中,我们和公益基金会都考虑到参训教师的基础差异大,甚至有些是零基础学习,因此,我们在去年就开始梳理整个课程体系。确定方向后,广州中教互联原画学院的老师们先后进行了多次沟通,最后为这次的师资培训班定制了“28天”重点内容教学模式。课程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提炼课程精华,着重围绕基础、高级特效、高级合成、综合项目实战展开,将培训的重点知识划分为4个教学阶段,每周为1个阶段。使原本适用于学员的7个月线下课程浓缩成1个月,方便了参训老师们利用暑期放假时间深入学习与提升。
培训期间,我们还对接受原画设计师资班培训老师们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来自甘肃省陇南市中等专业学校的田娟青老师坦言,之前也有几次机会接受培训,但都只是上一周课,一顿灌输理论、展望前景,根本无法进步。而得知这次培训有一个月,且是扎扎实实进行软件学习的时候,她激动不已:“我跟自己说,这不就是你想学的嘛,好得很。”同时,山西综合职业学校的雷剑老师也表示,这次培训有别于以往任何一场培训:“如果是三四天的培训,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说实话我反而觉得浪费时间,后来得知整场培训有整整28天,想都没想就立马答应了。”
“今日打卡完成,继续加油”、“现学现用,这个特效好拉风”、“难度增加,忘得有点快”、“学习蒙太奇,蒙得有点分不清”……28天养成技能,对广州中教互联、基金会、老师三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就这样,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学习挑战,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们,在广州中教互联经历了一场密集而残酷的学习经历。老师们渴望学习,经常晚上8点多了,还稳稳的坐在电脑前巩固当天的课程内容。而我们广州中教互联的原画老师也愿意教,一个月的时间中,授课老师们天天陪着他们,对此,广州中教互联的负责人回忆道:“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和这些老师进行访谈,补充进度,而主讲赵立晓老师几乎一个月没有休息,周末我来加班时遇到赵老师,赵老师说周日这些老师来做作业和练习,担心他们有不会的,所以不放心过来守着。”
当时,培训正值酷暑,我们怕参训的老师们身体负荷太大,专门准备了药箱放到班级中,有个老师很幽默的问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有没有后悔药呀!本以为这次学校安排的学习,还像之前的游学一样比较轻松,没想到广州中教互联这么实在,不但要学习,还要学会教,结业的时候还需要磨课和试讲。”培训中,我们还带参训老师们深入一线原画设计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培训结束后,我们对参与培训的老师们进行了访谈,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在这28天的‘原画设计’学习中,我们不仅能制作出自己一个月前想都不敢想的作品,并且从软件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能上台讲课的教师,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老师们严谨、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态度也深深影响了我,这些宝贵的体验会是我以后的工作中的一笔巨大财富。”
反馈同时,也有老师迫不及待的表示一定要尽快将学到的东西教给他们自己的学生:“22日结束培训后,次日我就回到了家,24日一早,就将放暑假的两名学生召回了学校,将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原画设计内容第一时间教给了他们。因为9月,他俩就要参加原画设计比赛了。”林霖老师说道。
此外,距离他1983公里远的田娟青老师也表示,刚开学没几天,已经在准备学生们的竞赛表格了,她希望将自己暑期学到的所有都带到课堂中去。对此,广州中教互联的负责人也提到:培训结束访谈时,好几位参训老师都表示这次的培训非常实用,特别希望广州中教互联能把教学引入到他们当地的中专和高职里面去。有老师还提到,他们的学员到高二,高三的时候会安排实习,但都是去电子厂,流水线……毕业了也是留在外面打工,所以非常希望能把广州中教互联原画课程回去落地给学员。
目前,我们已经在和这次参与培训老师所在的院校推进专业共建的项目了,并且已经有5所没有原画设计专业的院校,在我们的培训扶持下,马上开展了此项专业。其中,林霖老师所在的学校已筹备新的机房,为未来开设“原画设计”专业做着准备。后续,我们也会继续深入扶持贫困地区院校原画设计专业课程的建设。其实,广州中教互联与公益基金会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早在2019年,我们就与公益基金会强强联合,在职业技术中心定制开设了“原画设计”实训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首期参与培训的学员43人,在接受为期5个月的原画设计职业技能培训后,72名学员毕业当月即实现100%就业,平均就业工资5000—8000元/月,效果显著。目前这批参与培训的学员,有的已经开始参与国内一线游戏原画设计了。用实力发展教育,以公益助力脱贫职教扶贫,圆梦育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